文/任祥铁
【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图画,理解图画中要表达的主要内容。
2.展开合理想象,把“洗衣”和“拥抱”丰满成立体的场景,具体通顺地表达出来。
3.让学生受到相互关爱的真情教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创设情境
同学们,还记得他们吗?秋天,是谁挑选平整方正的石头放在小溪方便他人?是谁为白血病患者小钱捐赠骨髓。小男孩卡罗纳不幸失去母亲,是谁默默无闻地关爱着他。圣诞节前夜,保罗让贫困的小男孩乘坐自己的新车,将关爱送给小男孩,感受给予的快乐,这就是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爱,使人间充满温暖。
今天的习作课,我们来欣赏一幅感人的画面。默默地看图画的文字提示,你们能自己读懂什么呢?
【设计意图:在教学伊始,从学过的知识谈起,能激发学生情感。然后,通过图片让学生感受到身边有许许多多需要帮助和热情提供帮助的人。最后,为下面看图作文作好铺垫。】
二、看图想象,激活画面
1.指导看图。
你们看到图上有什么人?小姑娘与老奶奶是什么关系呢?你们是怎么知道的?(胜似亲人)
2.理解题目。
“胜”的意思是(胜于、超过),“胜似亲人”就是不是亲人,却比亲人还要亲啊。(板书:不似亲人,胜似亲人)
3.理解图意。
(1)仔细观察画面,老奶奶正在干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老奶奶正搂抱、抚摸着小姑娘)
(2)她们的服饰有什么特点?想想这反映了什么?
(3)老奶奶为什么要搂抱、抚摸着小姑娘?请仔细观察画面,好好想一想? (学生可能会说,因为小姑娘帮助老奶奶洗衣服,老奶奶感谢她。)
(4)事情可能发生在什么时候?(可能,也可能„„)
(5)小姑娘是怎样帮助老奶奶洗衣服的呢?洗衣过程。
4.指名反馈。
①师相机追问:小姑娘一拿起衣服就洗吗?小姑娘正在洗着衣服,我们又仿佛可以听见传来„„(声音);我们又仿佛可以看见小姑娘脸上„„;同时,小姑娘洗衣服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②选用“词句宝库”里的词,把小姑娘洗衣服的动作、声音和心理活动等写具体。 出示词句宝库:
动作描写:系背蹲浸擦搓洗捶打刷漂拧
声音描写:哗哗哗嚓嚓嚓唰唰唰
心理活动:呀,这些衣服可真沉。老奶奶年纪这么大了,
洗衣服多累呀!可我年纪轻,有的是力气。
细节描写:细细的汗珠渗满了额头
溪水溅湿了小姑娘的布鞋
师:看清楚了,那就赶快动笔吧,看谁写的又快又好!(出示洗衣图)
5.过渡。当小姑娘洗好衣服,回到院中将满满一篓衣服被单晾好时,老奶奶回来了,老奶奶见到眼前的这一切又会怎么感谢小姑娘呢?(请你再次看图搂抱情景)
6.你能否用上词句宝库里的好词好句,把接下来发生的事说具体呢?
动作描写:
小姑娘:晾双手不自在地绞着围裙。
老奶奶:颤颤巍巍地走了出来
抬起手用袖口擦了擦眼角,
搂在怀里轻轻地抚摸着爱抚地拍拍
满是皱纹的脸紧紧地贴着小姑娘的白嫩红润的脸蛋。
神态描写:
小姑娘: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嘴巴抿着
小姑娘的两颊飞起了红云洋溢着快乐的笑意。
老奶奶:眼角有些湿润了。
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像一朵盛开的菊花。
语言描写:
小姑娘:您说哪里去了,帮您做点儿事是应该的。以后,我还要帮您做更多的事呢! 老奶奶:你真是个好孩子!你们这样帮助我,照顾我,真比我的女儿还亲哪!我该怎么谢你呢?
孩子,总是让你忙着,奶奶真过意不去!谢谢你。
【设计意图:通过人物的外表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是描写人物常用的手法,也是表现人物的难点之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图画,揣摩人物的语言、心理,并通过语言文字表现出来。】
三、画外联想,丰富内容
1.图前想象。
师:课上到这里,老师有一个问题不明白了,老奶奶为什么是孤身一人呢?她没有亲人照顾吗?
指名反馈。
师:老奶奶身边没有亲人,生活遇到了困难,乐于助人的小姑娘平常还可能会帮她做些什么事情呢?指名反馈。
师:嗯,小姑娘对于老奶奶来说,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啊!老师觉得可以把这些内容放在我们习作的最前面,也就是刚刚写的片段的前面,作为故事的起因。
2.图后想象。
师:是的,这么一位美丽、善良的小姑娘,用她的爱心让老奶奶得到了比亲人还好的照顾,她们以后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你能大胆、合理地猜测一下吗?(指名说) 指名反馈。
师:说的真不错,我们可以把它放在习作的后面,作为故事的结尾。
师: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呢?
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
这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啊!
多少令人感动的一幕呀!
多么感人,多么美好的画面呀!
3.取题目。
师:这么感人的一个故事,我们可以用“胜似亲人”来做题目,除此之外,你认为还可以取什么题目?(《感恩》《亲如一家》)《苗汉一家亲》《爱满人间》《爱心无价》《亲人》《人
间真情》《温暖的爱》„„
【设计意图:学生自由命题,能使他们根据生活的不同体验选取不同的角度来写,进一步体现了作文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作文由述到写,学生就不会产生作文惧怕心理。】 第二课时
一、回顾内容,列出提纲:
1.背景介绍,平时关系如何?
2.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通过动作、神态、语言等把情节写具体)
洗衣过程搂抱情景
3.结尾,点明中心。
4.给习作取题目。
二、学生自由习作
三、教师挑选有特色的习作,进行点评。
四、学生同桌互改,提出修改意见。
五、誊写
【设计意图】习作评讲的过程,应该是学生习作提高的一个过程。学生习作的评价强调的是即时性。同时还要体现互动性,要摒弃传统习作“一支笔”改到底的终端性。 教后反思
《胜似亲人》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以爱为主题的习作,图上画着一位苗族老奶奶怀里搂着一位小姑娘,用手抚摸着小姑娘的脸,似乎在说着什么;旁边有一只木盆,周围挂着已经凉好的衣服;墙角边上立着一根拐棍。我在执教这一课后,从学生交上来的习作看,教学过程是非常成功的。
首先,抓住图画给图上人物取名字,猜猜她们是什么关系。从老奶奶身穿的服饰上看是苗族,这小女孩呢?是汉族。这样一来,学生就知道,苗、汉两族一家亲!然后,接着从图的周围环境看,发生了什么事?孩子很快明白了:是小姑娘给老奶奶洗衣服。重占提示洗衣的过程,通过学生上台演示洗衣过程,来一步一步的指导,让学生随着这故事情节的发展来深人人物的情感世界。
从以往小学生的看图作文来看,常常叙述简单,内容不具体。这次,我引导学生看完图后及时启发:“图上还有哪些没有交代清楚?我们来交代清楚。”(提示:小姑娘给老奶奶洗衣服的原因要交代清楚。)“她俩是不是亲祖孙俩?”教师再次提示学生注意图中人物的衣着打扮。“这件事怎样才能写得感人,哪些细节需要详写?”(小姑娘帮老奶奶洗衣服时的动作、神态、表情以及内心活动都要详细描写。)“小姑娘洗衣服时遇到困难了吗?”“老奶奶是怎样感谢小姑娘的?都说了什么?”通过课件出示词句宝库:把老奶奶和小姑娘的动作、表情以及内心活动详细地写出来。教师适时的启发、引导,提示。学生思维才能活跃起来,合理想象的空间才能得到张显。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外科病房 华赟赟
人们总是喜欢把我们医护人员尊称为白衣天使。或许是因为我们都有一颗纯洁善良的爱心,像对待亲人一样为病人所想、为病人所急;也或许是因为我们利用一手过硬的医技,像守护神一样为病人解除痛苦、从死亡线上挽回他们的生命。是的,我们每一位白衣天使都有令人称颂的故事,我们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有闪闪发光的事迹。
最近,我们外科病房收治一名“特殊”的病人,她就是“世纪老奶奶”——97岁高龄的患者顾秋琴。在三个月之前,老奶奶在家中走路时意外跌伤左髋部,跌伤后不能走路,一直卧床不起。由于家人的疏忽,老奶奶的伤势没有得到及时诊治。在卧床近2个月以后,老奶奶的腰背部、骶尾部等地方出现了溃烂、流脓等病态,而且疼痛难忍,整日整夜不能安睡。事情至此,她的家人才将其送到了我们这里。 刚刚送来时,老奶奶由于长期卧床,头发凌乱,衣服又脏又黑,加上她又生了褥疮,身上有股刺鼻难闻的气味,我们隔着厚厚的口罩也能闻到那股怪味。但是我们没有因为这个而退缩,马上帮她安排好病房,然后着手帮其进行检查。当我们将她的衣裤轻轻地解开时,一股更浓的恶臭味扑鼻而来。当我们看到一大片糜烂的创面流着黄色的脓液,周围十分肿胀时,真是心疼不已!我们一边向其家属询问病情,一边协助当班医生帮她进行清创处理,涂上药膏。
住院期间,为了减轻她的痛苦,我们几个护士除了隔三差五地对她进行常规的换药治疗外,还每隔两个小时就轮流着不间断地为其拍背、按摩、翻身等。最难的是因为老奶奶自己不能下床大小便,用的是尿不湿,每次大小便后,我们还要为其换洗纸尿裤。老奶奶看到我们这样尽心尽力地护理着她,颤颤巍巍地说:“真是不好意思!太麻烦你们这些姑娘啦!”她的家属也不住地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你们虽不是我们的亲人却胜似亲人哪!„„”听到这些话,我们觉得付出的一切苦和累都是值得的。
在我们的精心护理下,在老奶奶住院十余天后,老人的病情大有好转,原先骶尾部生褥疮的部位已经不再流脓红肿,而是重新长出红润的肉芽,腰背部的褥疮也有嫩嫩的肉芽长出来了,创面也越来越小了。而老人的精神面貌也随之好转,晚上也能安然入睡。我们衷心祝愿老奶奶早日康复,真正享受她的幸福晚年,活到她的百岁生日! 窗外寒风瑟瑟,一缕阳光射进来,让人倍感温暖„„
四川有一个小村庄,村庄里都是苗族人,一天,这里来了一场大地震。
一个小女孩叫莉莉,她跟着身为消防队员的爸爸来到这里救灾。在这里,莉莉碰到了一位老奶奶,这位奶奶姓张,奶奶的亲人全都在这场大地震中丧生了,只剩下张奶奶一个人独自生活。莉莉决定留下来陪张奶奶,莉莉去请求爸爸:”爸爸,反正灾区重建还需要时间,让我留下来好吗?”莉莉爸爸马上同意了。
从那以后,莉莉就每天帮张奶奶做家务。张奶奶有一个好习惯,就是每天吃完中饭后,去田间地头走一走,顺路再去山坡上检点柴火,然后回家做家务。可是最近几次回家后,家里都是干干净净的,衣服也洗好了,还时不时的会多些吃的,张奶奶感到很奇怪,难道是家里有一个田螺姑娘?张奶奶决定自己看看。
一天,张奶奶假装出门,然后在角落悄悄的看。只见一个小姑娘走进了自己的家,费力的抬起大木盆,拿起一旁的脏被单洗了又洗,直到一点污渍都没有了,看到这里,张奶奶的眼角湿润了。她走到小姑娘(就是莉莉)的面前,帮她抬起大木盆,莉莉觉得木盆突然轻了,一抬头,就看见了张奶奶:“张奶奶好,我叫莉莉。”
不久后,莉莉爸爸传来噩耗,莉莉爸爸因被石块砸中头部,永远离开了人世,这下,莉莉成了孤儿。于是,张奶奶收留了莉莉,她们之间亲密无间。十年以后,莉莉把张奶奶接到了城里,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在一个宁静而又偏僻的小山村里,住着十几户人家,题他们都是苗族人,只有一家是汉族人。
在十几户来自苗族的家庭当中,有一位年过八旬的孤寡老人------王奶奶。王奶奶腿脚不方便,要靠拄拐杖走路,又加上手有残疾,无法做家务。每次只有靠左邻右舍帮上一把。
在这小小的村庄里帮老奶奶做事的人很多。但最关心王奶奶的是那一户汉族家庭。
小红这个汉族家庭的一员。她十分关心老奶奶。
星期天,小红写完了作业就立刻来到王奶奶家。她看见王奶奶在休息,为了不惊醒老奶奶轻轻地拿起扫把把地扫地干干净净。然后,又把王奶奶换下来的脏衣服和一块脏床单装在桶子里,提着桶子来到池塘边洗。她先涂上肥皂,然后又搓了搓,最后在水里洗干净。不一会儿就洗好了。
小红提着沉甸甸的桶子回到王奶奶的家,当她正在晾床单时,王奶奶蹒跚地走出了房间。她看见小红这么懂事,连忙放下拐杖,把小红搂在怀里,很久没有说话……
王奶奶不由地在心里赞叹: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呀!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作文(1)
从前,有一个村寨,里面住着十几户人家,大多是苗族,只有一个叫小兰的一家是汉族。
小兰的邻居是一位上了年岁的老婆婆,快80岁了。他有个儿子在县城打工,难得回来几次。一年下来,进进出出总是她一个人。
老奶奶经济上有些困难:每天起早贪黑的干活,家务没时间打理。隔壁小兰的妈妈看见老奶奶来去匆匆,便语重心长地说:“小兰,你长大了,也该懂懂事了!你看那位老奶奶,手脚不灵活,所以小兰要悄悄地帮老奶奶收拾家,这样你才让妈妈喜欢你。”
小兰听了,悄悄地把门打开,呀!太脏了!小兰说完,便拿起布子,把柜子、桌子、椅子擦的发亮,然后又从床上拿出脏衣物,背上竹篓,到小河把衣物洗的干干净净。
正当小兰要把衣物晾干的时候,老奶奶回来了。看到这一切,眼里闪出了亮花,对小兰说:“孩子,谢谢你!”你能相信这是没有血缘关系的祖孙俩吗?
四年级:梦色萝莉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作文(2)
从前,一个小村庄里有个老太太,是个苗族人,她的儿子去了外国读书了,老伴也去世了,家里只有她一个人。
老太太的邻居有个热心肠的小女孩叫小红,她经常帮老太太做家务。有一天,小红去看老太太,她看见老太太还没起床,就悄悄地走了,走到院子里,发现地上有一些脏衣服,心里想:要不帮老太太洗衣服吧。说干就干,她拿了一个木盆坐在凳子上,用力地洗起衣服来了。
“嚓嚓……”有节奏的声音把老太太吵醒了,她穿好衣服,戴上一个旧旧的黑帽子,拄着拐杖,走了出来,只见眼前的一幕让她感动得不知所措。小红正洗得起劲,没有发现老太太站在他后面。衣服洗好了,小红把衣服晾在一根竹竿稍上,晾好了才发现老太太在她后面。老太太走过来,一把把小红揽入怀中,用她那粗糙的手不停地抚摸着小红的脸,感激地说:“谢谢你……”小红害羞地说:“看你说的……”
虽然她们不是亲人,但是她们胜似亲人。
四年级:叶志镱